会员动态

授之以渔 “贷”动“三农” ----兴业银行无锡分行服务实体小微、支持现代农业初见成效

       面对季节性的、集中性的资金需求,往年最让农户们头疼的就是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了。然而,今年宜兴市徐舍镇的十几户农村集体合作社和几百农户们却是信心满满。他们准备了申贷资料,报送给了兴业银行。几天后,贷款资金就顺利地发放到了合作社的账户上,及时地满足了农户们的资金支付。原来,兴业银行两大涉农产品“保兴贷”、“兴农贷”是他们的定心丸。
       据悉,兴业银行无锡分行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关于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率先与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了银担合作模式,通过“平台+产品”的业务模式,创设了金融服务产品“保兴贷”、“兴农贷”两项支农产品,扶持了宜兴市下属各乡镇的一批以绿化苗木种植、水果种植、草坪种植、观光旅游为主的合作社小微企业,成为农村集体合作社解决周转资金需求的“制胜法宝”。业务开展以来,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49亿元,惠及农业小微企业客户53户。
 
找准需求
 
       作为全国的经济百强县(市)之一,宜兴市多年来一直坚持以高效农业为重点扎实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的探索实践。同时宜兴市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兴业银行无锡分行以“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地方经济”为己任,积极响应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2016年初,通过与宜兴市政府、农林局等部门的沟通接触,了解到现代农业是宜兴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重点,便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域。指派专营团队多次到各合作社经营现场、各级乡镇走访了解情况,分析客户诉求。调研发现,农业合作社无论是成立初期还是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普遍具有一定的资金需求,但却存在规模小、组织经营管理规范性差、缺乏合法有效抵质押物等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小微企业的这些融资“难”题呢?
起而寻策
       面对难题,兴业银行没有放弃,而是起而寻策,多次与宜兴各级乡镇政府磋商,充分调研分析探讨,寻找业务切入点。经过总分支行的上下联动、充分思考及多方求证,逐步对各个问题落实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建立融资主体筛选准入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推荐客户,银行从推荐名单中进行筛选。初步确定客户名单后,逐户对经营场地、生产现场、种植园进行现场调查,完成银行准入初期的客户评级工作。搭建担保平台,引入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业务提供保证担保,确定了银行与担保公司2:8的风险分担机制。最终形成了“保兴贷”、“兴农贷”产品的合作模式。
       上述业务模式的创设,突破了传统担保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合作社弱担保、无担保的难题。方案设计合理,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业务中引入行业内影响力大的担保公司,确保了业务的风险可控、合法合规,切实解决了这批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夯实经营发展基础、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保障。” 兴业银行无锡分行行长助理陈敏介绍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保兴贷”、“兴农贷”业务模式在同业内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兴业银行业务成功落地以后,其他银行也逐步复制推广该合作模式,为扶持传统农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诚意惠农
       为更好地服务好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兴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多策并举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了业务流程,并在利率和费率上采取了减费让利的措施。在审查审批环节上,简化缩短流程,建立了快速审批通道。从原有的单笔授信逐笔上报简化为同一区域内的客户以集群模式批量上报,大大提高了审查审批效率。在资金价格上,对于“保兴贷”、“兴农贷”客户,给予远低于同行业小企业贷款平均利率的利息优惠。在保险费率上,担保公司也主动降低担保费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业务开展以来,兴业银行先后与宜兴6个乡镇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49亿元,惠及农业小微企业客户53户,解决了农业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极大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支持了农户增收致富。其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随着产品落地及陆续开展的宣传活动,“保兴贷”、“兴农贷”产品已在宜兴乃至江阴各乡镇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已有周铁镇、太华镇、杨巷镇、江阴云亭镇等地的农民合作社,主动联系要求合作。
      下一步,兴业银行无锡分行还将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业务规模,以新主体、新要素、新业态的农业现代化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江苏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岳国峰)